2019年1月6日

中時健康網:太ㄍㄧㄥ!女大生壓力過大憂鬱險輕生

這是過去在中時健康網的報導文章,提供給大家參考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憂鬱症病友常讓人誤解個性太過軟弱,其實,個性太ㄍㄧㄥ也可能出問題!精神科醫師陳炯旭說,近期門診遇到一名大三女學生,因面臨男友即將當兵與她分手,加上面臨課業的壓力,在台北獨自居住的她,沒有選擇跟親友傾吐心事,反而獨自面對壓力,導致憂鬱症上身,在一個節日的前夕,選擇輕生而送醫急救,所幸並未釀成大禍,在治療後逐漸恢復健康,並持續接受追蹤。
  憂鬱症的成因包含生物遺傳因素,如父母有憂鬱或焦慮的現象,也還包含了人格因素,即為看待事情的態度,及外在環境的壓力事件,例如感情的挫折、工作壓力、家庭問題等,都會使人有短暫憂鬱的情形,大部分的人都能很快再重新站起來,有些人則因為個性較鑽牛角尖,負面思考,如果憂鬱時間夠長且嚴重,就可能演變為憂鬱症。
  多數的人在憂鬱初期,都會找親友抒發情緒,尋求安慰,像案例人物這樣悶聲不吭的人,其實較危險,另外,還有將近四-五成的患者,可能沒有發現自身情緒的問題,而是以身體症狀呈現。陳炯旭說,門診中常見患者因胸口悶,去內科、家醫檢查,而覺得手麻、腳麻,去看神經科,直到身體症狀沒有改善,或甚至越來越多,慢慢才意識到可能跟憂鬱症有關,輾轉至精神專科求診,發現這些身體症狀並非器官出問題,而是病人伴隨情緒困擾出現的。
  憂鬱症的治療包含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,前者包含認知行為療法、精神分析式療法等,視病友情形調整,有些患者則需合併藥物治療。陳炯旭進一步說明,目前醫學已證實,憂鬱症跟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神傳導物質相關,因此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可同時針對兩種以上神經傳導物質作用,如作用於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,這類藥物有千憂解、速悅、鬱思樂等,可幫助患者緩解情緒及伴隨的生理疼痛問題。另外,也有同時作用於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等其他機轉的藥物,可幫助不同類型的患者。國外文獻顯示,新一代抗憂鬱藥物作用速度較傳統藥物快,3至7天即可看出效果,讓病友面對治療更有信心。
  抗憂鬱藥物並不會成癮,待患者病情穩定後,醫師將會逐步減輕劑量、持續追蹤,並搭配非藥物性的療法;同時周遭親友也應該瞭解,患者除了適當的治療外,更需要關懷與陪伴,才能順利揮別情緒的陰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