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16日

108年春節營業情形公告

今年春節假期診所營業情形:

108/2/2(六)上午最後看診日
108/2/3(日)~108/2/10(日) 休診
108/2/11(一)開始看診

2019年1月15日

談酒癮與戒酒(上)

最近的新聞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希望可以促成國人正視酒癮的問題;筆者希望以一個精神科專科醫師的角度,來讓社會大眾有進一步的了解。

[什麼是酒癮]
有些人說:「我想不喝酒就可以不喝酒,不算酒癮。」有些人說:「我只是偶而喝多了一些,不算酒癮。」在精神科中有所謂的診斷準則,但是那些大家看起來會覺得難以理解,在此引用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所翻譯的「自填式華人酒癮問題篩檢問卷(C-CAGE),裡面的題目是這樣:
1. 你曾經不想喝太多,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過量嗎?
2. 有家人或朋友為了你好而勸你少喝嗎?
3. 對於你喝酒這件事,你會覺得不好或是感到愧疚(不應該)嗎?
4. 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,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?
如果上述題目中,有2題(或以上)答案為『是』,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是屬於酒癮,需要由精神科/身心科醫師進一步介入、評估及治療。

[酒癮怎麼戒]
有些人發覺自己不能再喝下去了,或是在家人的要求下停止喝酒,結果就出現了焦慮、手抖、心悸、冒冷汗、、、、等症狀,這叫做「酒精戒斷症候群」。這最常發生在停止喝酒(或是減少喝酒)的前3天,有些人會持續到1週左右。不過,有些人會出現更為嚴重的酒精戒斷症狀,例如:觸幻覺、視幻覺、聽幻覺,甚至是癲癇發作、瞻妄(人、時、地搞不清楚),這甚至會有生命的危險。
所以,如果想要戒酒,建議尋找精神科/身心科醫師協助與處理,藉由不同的步驟,來達成戒酒的目的;但是如果已經出現剛剛所述幻覺、癲癇發作、瞻妄(人、時、地搞不清楚)的情形,就要立刻送到急診室處理。(是內外科急診,而非精神科急診!)

[戒酒第一步驟:解生理的癮]
因為酒精有抑制作用,所以當停止喝酒,就會出現上述的戒斷症狀。這時候,必須用鎮靜類的藥物來解生理的癮,緩解上述的戒斷症狀。
或許有人會認為,那只是用藥替代酒而已;事實上,一開始必須如此。當戒斷症狀獲得控制後,逐步減少鎮靜類藥物的量,最後停止。
一般而言,這段時間大約需要1-2週的時間。臨床上有些個案因為喝酒造成身體的疾病,例如:肝炎、胰臟炎、胃出血、、、、等,在內外科已經住院1-2週,都沒有碰到酒,這樣事實上生理的癮絕大部分已經過了,後續就在於如何維持不再喝酒。
這段時間,除了處理生理的癮之外,還要補充維他命,主要是維他命B1;因為長期喝酒會造成維他命B1的缺乏,而影響記憶力,所以必須在戒酒之後,持續補充維他命B1達1個月左右。
問:「那麼可不可以直接吃綜合維他命?」綜合維他命中,除了水溶性的維他命B群、C外,還有脂溶性的A、D、E、K、、、、等,過度補充反而有害。所以,最好就是單純補充維他命B1或是B群即可。(國產的就可以了,不一定要進口的!)

[戒酒第二步驟:維持不喝酒]
這是最難的部份。很多人都會說:「我只要不喝就可以了!」問題就在於,如何讓自己維持不喝。
這還是有技巧的,最有效的方式,是以認知行為模式的「再犯預防」(Relapse Prevention)。分幾個部分來說明:
如果你是抱持著:「我絕對不會再喝酒了!」那麼,通常『不小心』再喝酒的機會很大。所以,反而要抱持著:「我很有可能再喝酒,所以我要更為小心的提醒自己!」
有了這樣的心態,接下來就是要找出自己的喝酒模式。有沒有哪些情境,是會讓自己喝酒的。例如:小張常常在白天工作不如意的時候,就跟太太說不回家吃晚飯了,就跟小李在外面的小吃攤吃晚飯,『順便』就喝酒。上述這個情境,就是小張的『高危險情境』,裡面的因素進一步分析,有『工作不如意』、『跟小李出去』、『不回家吃晚飯』、『去有酒的小吃攤』等。要避免再度喝酒,那就要針對每個危險因素,去想好對策,並且去執行。如同上面的例子,如果小張工作不如意,但是還是回家吃晚飯,就不會有後續的情形了;如果小張跟小李在外面吃飯,但是選擇沒有酒的餐廳,而非有酒的小吃攤,那麼也不會再喝酒了。
看到這邊,我想大家都會覺得好累窩,很麻煩!所以,戒酒需要極高的動機,配合實際的作為,才能夠達成。我常常用測速照相來做比喻:如果你知道哪邊有測速照相,就不會被照、被罰了。相同的,如果你知道怎麼樣會『不小心』再喝酒,那麼就知道怎麼去避免了。(如果你要避免的話!)

後半段,將揭露家屬的立場,以及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戒酒的迷思。

談酒癮與戒酒(下)


[戒酒第三步驟:處理與酒癮合併的身心問題]
其實這也不算是第三步驟,如果可以的話,越早處理是越好,能夠在處理身體的癮的同時就開始處理,那是最好的。
酒癮時常合併很多身心問題(或者說是精神疾病),例如:憂鬱、焦慮、或是失眠、、、等。有些人一開始是因為睡不著而喝酒,有些人是藉由喝酒來消除緊張而成習慣,有些人則是借酒澆愁、、、;不管是哪一種狀況,最好可以藉由精神科/身心科醫師的會談與診斷來做確定與處置。
更常有的情形是,個案在有飲酒習慣前,並不認為自己有憂鬱、焦慮,認為只是一時的心情不好;而在停止喝酒之後,除了上次所提的身體戒斷症狀外,心理上也會有比較焦躁不安、焦慮,部分個案則有情緒低落的反應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開始適當的抗焦慮、抗憂鬱藥物,以及安眠藥,就是必要的處置了。

[家屬的態度]
家屬在面對酒癮的家人時,情緒是很複雜的,通常可以用『愛恨交加』來說明:很關心這個人,又很恨他/她喝酒對家庭所帶來的影響。這樣的態度,常常在不知不覺日常生活的對話中,對於戒酒的個案產生微妙的影響。
常見的情境與對話:
個案已經維持了3週沒有喝酒,今天因為工作不順利,心情低落,晚餐時間還跟家人起了口角,就拿起鑰匙、錢包要出門。
家人:『你又要去喝酒了厚?!我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,你要喝就去喝個夠好了,最好都不要回來。』
個案心中的OS:『我本來只想出去走走,既然你們都認為我要去喝酒,那我就喝給你們看!』
個案與家屬的互動,對於維持不喝酒有蠻大的影響;並不是因為這樣就怪罪家屬,而是希望可以有不同的互動模式。
改變後的情境與對話:
個案已經維持了3週沒有喝酒,今天因為工作不順利,心情低落,晚餐時間還跟家人起了口角,就拿起鑰匙、錢包要出門。
家人:『怎麼了?心情不好?那我陪你出去走走好了。』
個案心中的OS:『幸好你陪我出來了,否則我很有可能忍受不了,再去買酒來喝!』
簡單來說,建議家屬的態度為:支持、監督、不過度期待、不過度指責
支持:讓個案了解你無論如何都是支持他的,沒有前提,就算『不小心』又喝酒了,也仍然是支持他(繼續保持戒酒)的。這是很難的部份,常常當個案又喝酒了,我們就會生氣、指責,可是這反而會將個案往外推,可能直接放棄。所以要維持著『不論如何,我們都是支持你』的態度。
監督:先前提到認知行為模式的再犯預防,這些屬於『內控』的部份;除了內控,我們還需要『外控』,最好的協助外控的人,就是家人。如果個案可以將自己可能的危險情境,讓家人都知道,由家人協助監督與提醒,但不是用指責、諷刺、挖苦的語調,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不過度期待:很多家屬都會有蠻高的期待,不論是對個案或是對醫療人員,認為只要開始戒酒,就一切都沒問題。事實不然,還是會有跌跤、『不小心』再犯的時候。如果抱著過度期待的心情,當知道個案『不小心』再犯,就難免會有失望的情緒及語言;所以,抱持著不過度期待的心情,才可以持續維持『支持』的態度。
不過度指責:如同先前的例子,當過度指責的時候,通常是反效果。雖然俗話說「愛之深、責之切」,但當個案在面對指責的時候,往往不會想那麼多,而常常採取更為衝動的行為。不過度指責,才可能維持對個案的支持態度。

[社會大眾的迷思]
很多人會說,真正有酒癮的人是沒辦法戒的,他們到最後還是會喝酒;所以酒癮是無法治癒的。既然無法治癒,就不要浪費時間、心力去處理戒酒。
這是一個錯誤、迷思的想法。應該說,這樣的說法只說對了一半。治療酒癮所抱持的態度並非是治癒,而是終身控制!
唯有一直抱持的一個信念,認為自己可能會再喝酒,才能持續得提醒自己不要喝酒。而在個案、家屬、治療者的立場上,萬一個案又再喝酒,絕對不要放棄;如果我們可以這樣想:至少我們的努力,讓他/她已經3個月、或是3年不喝酒,那就已經有幫助了;而且先前既然可以努力不喝酒3個月或是3年,這次可以再繼續努力,希望能夠再度延長時間,永遠保持著希望!

2019年1月9日

診間問答:第5集 吃這藥物會上癮嗎?

C:代表個案
Dr:代表醫師

經過一段時間的詢問病史之後,到了討論藥物的時候,個案需要幫助抗焦慮、抗憂鬱、以及睡眠的藥物。

C: 吃這個藥物會上癮嗎?
Dr: 你擔心的是、、、、
C: 人家常常說不要吃藥,因為吃了抗憂鬱的藥物,或是安眠藥,會上癮,變成不吃不行!
Dr: 你現在的狀況是不吃不行沒錯,這也是你努力了一段時間沒辦法,過來求診的原因。藥物先協助你達到平衡,恢復自我調適的能力,之後就看是否可以自我調適,才知道是否可以減少藥物。
Dr: 酒會不會讓人上癮?
C: 、、、、、(思考中)
Dr: 上癮的是酒本身,還是人?
C: 是人!
Dr: 這就是了!不良的飲酒習慣,會造成上癮。同樣的,藥物的部份,如果你是不良的服藥習慣,例如:睡不著就多吃一顆,心情不好就多吃一顆,這樣就會造成上癮;如果你是完全按照醫師指示服用,就不會有上癮的問題!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基本上,在大眾流傳、網路流傳關於使用精神科/身心科的藥物的評論
很多都是錯的,或是扭曲的
任何藥物,如果不是在醫師指示服用,都是不適當的!
如果是在醫師指示之下服用,就稱不上上癮的問題。

有一定比例的憂鬱症患者,需要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,這時候並非用上癮的觀點來看。
就好像高血壓的患者,已經無法藉由其他方式來將低血壓,而需服用高血壓的藥物;一些憂鬱症個案,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,需要抗憂鬱的藥物來協助,而需要長期服用,這是屬於醫療的需要,而非上癮。



2019年1月6日

中時健康網:太ㄍㄧㄥ!女大生壓力過大憂鬱險輕生

這是過去在中時健康網的報導文章,提供給大家參考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憂鬱症病友常讓人誤解個性太過軟弱,其實,個性太ㄍㄧㄥ也可能出問題!精神科醫師陳炯旭說,近期門診遇到一名大三女學生,因面臨男友即將當兵與她分手,加上面臨課業的壓力,在台北獨自居住的她,沒有選擇跟親友傾吐心事,反而獨自面對壓力,導致憂鬱症上身,在一個節日的前夕,選擇輕生而送醫急救,所幸並未釀成大禍,在治療後逐漸恢復健康,並持續接受追蹤。
  憂鬱症的成因包含生物遺傳因素,如父母有憂鬱或焦慮的現象,也還包含了人格因素,即為看待事情的態度,及外在環境的壓力事件,例如感情的挫折、工作壓力、家庭問題等,都會使人有短暫憂鬱的情形,大部分的人都能很快再重新站起來,有些人則因為個性較鑽牛角尖,負面思考,如果憂鬱時間夠長且嚴重,就可能演變為憂鬱症。
  多數的人在憂鬱初期,都會找親友抒發情緒,尋求安慰,像案例人物這樣悶聲不吭的人,其實較危險,另外,還有將近四-五成的患者,可能沒有發現自身情緒的問題,而是以身體症狀呈現。陳炯旭說,門診中常見患者因胸口悶,去內科、家醫檢查,而覺得手麻、腳麻,去看神經科,直到身體症狀沒有改善,或甚至越來越多,慢慢才意識到可能跟憂鬱症有關,輾轉至精神專科求診,發現這些身體症狀並非器官出問題,而是病人伴隨情緒困擾出現的。
  憂鬱症的治療包含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,前者包含認知行為療法、精神分析式療法等,視病友情形調整,有些患者則需合併藥物治療。陳炯旭進一步說明,目前醫學已證實,憂鬱症跟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神傳導物質相關,因此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可同時針對兩種以上神經傳導物質作用,如作用於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,這類藥物有千憂解、速悅、鬱思樂等,可幫助患者緩解情緒及伴隨的生理疼痛問題。另外,也有同時作用於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等其他機轉的藥物,可幫助不同類型的患者。國外文獻顯示,新一代抗憂鬱藥物作用速度較傳統藥物快,3至7天即可看出效果,讓病友面對治療更有信心。
  抗憂鬱藥物並不會成癮,待患者病情穩定後,醫師將會逐步減輕劑量、持續追蹤,並搭配非藥物性的療法;同時周遭親友也應該瞭解,患者除了適當的治療外,更需要關懷與陪伴,才能順利揮別情緒的陰霾。

2019年1月1日

108年1-3月週六門診醫師

108/1/05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1/12:李冠儀
108/1/19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1/26:李冠儀
108/2/02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2/09:休診(春節假期)
108/2/16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2/23:李冠儀
108/3/02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3/09:李冠儀
108/3/16:陳炯旭、李冠儀
108/3/23:李冠儀
108/3/30:陳炯旭、李冠儀